瓷器的专业知识
素烧指需二次烧成的陶瓷器,即先入窑以低温(750~950℃左右)将器坯烧一次,称素烧,然后,施釉再次入窑烧成。可增加坯体强度,提高正品率。
陶瓷的分类及制品特点 从产品种类分,陶瓷可以分为陶器与瓷器两大类。陶器通常有较大的吸水率(大于10%),断面粗糙无光,不透明,敲之声音粗哑,可施釉或不施釉。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传统文化知识了解,陶瓷的历史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 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
瓷器基础知识 制瓷材料 高岭土 ——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颜色白中微带灰色或***,因最初在江西浮梁(今景德镇)东乡高岭村,故名。“高岭”一词最早见于清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记载,国标上音译Gaolin,成为国际性专用名词。
古代陶瓷小常识
1、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 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瓷器烧成之后,胎体必须坚硬结实,组织致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
2、用柔软的画笔清扫瓷器灰尘,用柔软的刷子刷瓷器的缝隙,不要用水直接清洗未上釉的陶器,因为陶器有吸水性,而且出土的陶器外表很松垮,有的器身的化妆土已经像粉末状不能清洗,清洁的时候,务必小心谨慎。
3、覆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瓷器覆过来装在有支圈或筒形梯状支具匣钵内焙烧,始于北宋定窑,景德镇及东南地区青白瓷窑系也多用此法。优点是产量高,变形小;缺点是器物口沿无釉,使用不方便。
4、陶质材料:与瓷相比,陶的质地相对松散,颗粒也较粗,温度较低,烧成后色泽自然成趣,古朴大方。
5、“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陶瓷的四大特点。瓷器胎质轻薄,滋润透影,宛若蛋壳,薄如蝉翼,轻若绸纱。胎质清脆,用指轻扣,能听到“咚”的脆响,宛若乐器奏出的优美磐声,扣人心弦。
瓷器知识
覆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瓷器覆过来装在有支圈或筒形梯状支具匣钵内焙烧,始于北宋定窑,景德镇及东南地区青白瓷窑系也多用此法。优点是产量高,变形小;缺点是器物口沿无釉,使用不方便。
与瓷器有关的故事.知识.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此外,机械制造瓷器的足非常低;人工制造瓷器的足比较高,而且沿内侧底部可以摸到一道足浆槽。 釉色:釉色必须准确、均匀。所谓釉色准确是指,民国以后制造的瓷器釉色为白色,清代生产的瓷器釉色为豆青色,这点在买仿古瓷的时候要注意。
瓷器知识大全鉴别四要素
1、瓷器的知识 一 、原料类 高岭土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颜色白中微带灰色或***,因最初在江西浮梁(今景德镇)东乡高岭村,故名。
2、看瓷器纹饰 瓷器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每一时代,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点。
3、观察底 鉴别瓷器时,可以观察瓷器的底部。老瓷器历史悠久,经年使用,其底部有使用过的摩擦痕迹,新瓷器的底部没有使用过的摩擦痕迹,或底部的痕迹是用酱油烧色做旧的,仔细观察可以分辨。
什么是瓷器,什么是陶器?
1、“瓷器”、“陶器”分别是两大类不同类型产品的统称,“瓦”是特定产品的专称。瓦,这种特定产品属于陶器的一种,“瓷器、陶器、瓦三者的区别”就是“陶器”与“瓷器”的区别。陶器的使用原料是单一成分,比如粘土。
2、陶器的取材没什么讲究,一般的粘土都可以作为烧制陶器的原料,把黏土制成胚后,经过特定范围内的温度烧制而成的就是陶器。而瓷器用料比较讲究,***用的是瓷土,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
3、***标是什么样的?奕世载德 2022-08-28 · TA获得超过4208个赞 关注 展开全部 陶与瓷的区别:瓷器有光泽/陶器没有光泽,瓷器几乎不吸水/陶器吸水,瓷器声音清脆/陶器声音沉闷,瓷器是透明的/陶器不透光。
4、瓷器 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