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知识中医科普文章(肿瘤中医防治知识)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肿瘤化疗期如何选择中医药的制作方法 所以,放化疗期间选择中药,应该照顾这一时期的临床特点,使西药的攻邪与中医的扶...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息肉知识科普文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息肉知识科普文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医生不是***先生,不能断人生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换个角度设想一下:***如一个人患了结肠癌,还能活多久?
我曾经管过一个病人,是一个70多岁的老婆婆,经常来我科住院复诊。原来老婆婆曾经在10余年前诊断为结肠癌,因为发现的时候尚没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术后恢复得不错,多次复查电子肠镜及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等)均未发现异常,现在身体还是棒棒的。
相反,另外一个50多岁的中年男子,因为发现得迟,术后一年即发生了肝转移,最后因为肝衰竭而不幸离世。更多的患者,则因为发现的时候已经有了远处转移,而最终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言归正传。
所谓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分别是腺瘤***肉,增生***肉,炎症***肉,错构瘤***肉,幼年***肉等。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肠息肉本身便有可能会引起腹胀、腹痛、排便次数增多、排便异常、出血等情况;如果演变成癌,还会发生肠梗阻、肠穿孔、恶性贫血、远处转移等,甚至危及生命。值得庆幸的是,从肠息肉恶变成为肠癌,一般需要5至10年的时间。一旦演变成癌,能活多久就如前所述,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生在这个年代,电子肠镜已经相当普及,这给力我们很大的选择空间。我们完全有条件在肠息肉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及早发现,并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断绝后患。
内科学年鉴提醒我们:40岁以上建议做肠镜,50岁以上必须做肠镜。
上医治未病之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永远是保持健康的不二法门!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谢谢邀请:
作为消化胃肠镜医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作为消化科医生,对息肉类型、生长的速度、癌变的概率应该比其他科的医生肯定是更了解一点啦!
下面我针对题主提出的问题大致通俗科普一下:
息肉是我们临床上一大类胃肠道隆起***变的统称,按照息肉病理结构的不同还可以细分下去。
就像汽车一样,轿车、面包车、吉普车、巴士、公交车等都可以称为汽车。
息肉也一样,我们增生***肉、炎症***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腺瘤等也都称为息肉。不同类型的息肉癌变概率不一样,不同大小的息肉癌变率也不一样。还有跟年龄、生活习惯比如有没有经常抽烟、喝酒、暴饮暴食、大鱼大肉高蛋白、低膳食纤维饮食也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就对这几种息肉大概展开讲一讲。
首先炎症***肉、增生***肉一般来说属于比较轻度的息肉,因为是炎症反应引起的,所以癌变的概率是比较低的,有些人好好保养炎症好了息肉也就慢慢自然消失了。所以小的炎症***肉或者增生***肉可以定期观察不一定要手术治疗。
如果是腺瘤样息肉、绒毛状息肉那就建议切除,因为长几年大部分是会变成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再过几年有可能会变成癌变。但大家也不要太紧张,因为从腺瘤长成癌的过程一般要5-10年,所以如果小于1cm 的腺瘤一般都不要太担心,3-5年之内约个时间复查一下肠镜切除就好,如果是大于1cm 那还是及时切除了比较安全。
当然如果息肉表明有糜烂、有破溃、红肿那不管大小都建议切除,如果你比较紧张、焦虑想着这种小息肉在肠道里面始终是个心理负担那也可以建议肠镜医生及时给你切除了扼杀于襁褓之中。
最后再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是单纯的息肉及时发现基本来说不会有生命危险的,因为只要是息肉被发现了基本现在90%以上的息肉在肠镜下都可以切除了,切除了就没事了,切除了就跟正常人一样了。所以不存在活多久到问题。
应该不会有人发现了大息肉,有恶变潜质的息肉还很任性的要求医生不要切除,他也是我身上的一块骨肉,我就要养着它。我想应该不存在这种人吧,真要有我也是醉了😂。
有问题欢迎关注并留言讨论。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如果不切除肠息肉能活多久?
我之前在普外科呆过,那时候也经常能看到肠息肉患者,可能很多人听过这个词语,但是不怎么明白什么是肠息肉,今天我来普及一下肠息肉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肠息肉?
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肠子的表面凸起的一种赘生物,它可以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它的症状多不明显,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和出血;
2.肠息肉有哪些类型?
从病理上可以分为如下类型:
3.息肉可以癌变吗?
可以明确地说息肉是能癌变的,一般认为腺瘤直径>2cm大约有一半以上癌变,绒毛状腺瘤癌变的风险更高;
4.肠息肉不切除能活多久?
首先无论有没有这个疾病,人的寿命都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无法具体说能活多久;其次息肉并不是癌症,它只是说有癌变的风险,如果它一直不发生癌变,那对人的寿命是没有影响的;得了肠息肉需要先明确病理类型,让专业的医生评估癌变的风险,然后再决定治疗方式;当然也有的人直接做手术了,他们认为息肉的存在就是一个隐患,说不定哪天就癌变了,心里不踏实;如果不选择手术治疗,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肠镜以明确息肉的变化。
最后小结:不切除息肉能活多久取决于很多方面,如果它不癌变那对人的寿命没有影响。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不切除肠息肉,可以活多久?需要看息肉的数目,大小,位置等等,来做一个综合的评估。
肠息肉指的是突出于肠粘膜表面的新生物,统称为息肉。肠息肉的种类有很多,分别是腺瘤***肉,增生***肉,炎症***肉,错构瘤***肉,幼年***肉等等。息肉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恶变,如果息肉发生癌变,会变成癌,癌症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例如便血,腹痛,肠梗阻,肠穿孔等等,甚至是危及生命。据统计,80%以上的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恶变而来的。听起来很吓人,大家不要太紧张,实际上,只有腺瘤***肉会发生癌变,其他类型的息肉一般是不会癌变的。
那么,息肉发生癌变需要多长时间呢?根据大量的数据显示,从肠息肉恶变成为肠癌,一般需要5至10年的时间。所以,大家不必太过于担心,从息肉到癌症,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如果发现了息肉应该怎么办?肠息肉一般是没有任何的症状的,都是通过肠镜发现的,如果肠镜发现肠息肉,建议切除,而且越早切除,效果越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息肉越大,切除难度越大,小息肉只需要在肠镜下,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手术,就可以切除。如果息肉超过3公分,切除起来就很困难,有可能造成肠穿孔,或者切不干净,而且,息肉越来越大,癌变的概率也越来越大。
所以,如果不切除肠息肉,短时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长期下去,有可能出现癌变,导致肠梗阻,出血,远处转移等问题。建议尽早切除。
先说结论:如果一个人在发现大肠息肉后没有进行积极地治疗,也没有进行定期地复查,那么在5~15年期间,此人就会有因癌症发作而离世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随着时间的流逝、病理分型不良而愈发的增长。
在我们体检做肠镜的过程中,有时候会被医生告知肠道中存在息肉,建议切除治疗。理论上来说无论哪种息肉都存在着一定的癌变风险,在其萌芽阶段切除是一种免于后患的好办法。不过我们可能都会面临着暂时无法切除息肉的情况,比如服用阿司匹林未停药、比如经济条件暂时不允许等,或者单纯的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想切除(这种情况真的有…),针对这种情况,今天我们就从息肉癌变和恶性肿瘤5年存活率来探讨一下,如果不切除息肉,人可以活多久。
阶段一:息肉癌变
肠道息肉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学术界认为其发生发展同***感染、年龄、饮食习惯和家族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肠道息肉在早期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有当其发展至一定大小后,才会有诸如腹痛、腹泻、便秘甚至是便血等表现,但这些表现一般也不具有特异性,人们往往是通过体检肠镜才能发现体内的息肉。
据文献报道,如果息肉长期存在于肠道中而没有人为的干预,在5~10年内部分息肉就会发生癌变。在肠道息肉的常见病理分型中,增生性和炎***肉癌变几率极小,而腺瘤***肉的危险度则较大。有研究表明腺瘤***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癌变率约为1.4%~9.4%,因此也被成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
由此我们可以在这个阶段进行推论(以最坏的结果预估),如果一个人的腺瘤***肉一直放置不管,那么随着时间的增长其癌变的几率就越高,按照文献大数据推算暂定此人约在10年后息肉发生癌变。
阶段二:大肠癌存活率
到了第二阶段,我们要关注的是一旦息肉癌变成了恶性肿瘤,也就是大肠癌,在积极手术的前提下我们还能存活多久。根据一篇发表在《中国肿瘤》杂志上的文章,我们来做一下***设。
这篇文章以2002~2014年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233例大肠癌患者的数据为基础,对他们的术后生存率进行分析:在经过医院治疗后,这些患者的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11%、48.60%、36.36%、28.14%,此数据与国家大数据接近。
结果表明哪怕在经过综合治疗后,5年内能存活的人数仍不到一半,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提高大肠癌术后存活率来说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就暂定此人在息肉癌变经过治疗后,仍可以存活5年(如果不治疗可能1年都活不到)。
结论
经过阶段一和阶段二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设,如果一个人在发现大肠息肉后没有进行积极地切除,也没有进行定期的复查,那么在5~15年期间,此人就会有因癌症发作而离世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随着时间的流逝、病理分型不良而愈发的增长。
其实在肠道病变还处于息肉阶段,哪怕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俗称早癌),只要积极地在内镜下或手术切除,其预后发展都与常人几乎无异。但是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在一定时间后,就会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因此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肠道癌症的首选策略,希望大家能够记在心中。
后记,谈健康生活的理念
上面说了那么多,但其实这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断,大家甚至可以仅仅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因为医学健康在讲求大数据的同时也强调个体化,发病的概率只是一个数字,无论是1%还是50%,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0,而发病了就是100%。
所以对于疾病的预防我们要从大数据角度看,因为一切不良的行为习惯确实会增加患病的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也不能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如果养生被当做人生活上的枷锁,那么这日子过得也会索然无味。
可能作为一名医生这么说并不专业,但是从人性化角度来说,对于防病防癌,我们尽到建议的义务,而生活还是要大家自己脚踏实地的去经营。医生天天说吸烟不好,可有多少医生自己因为工作压力大而一根接着一根的抽呢,多么的现实呀。所以只要自己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何生活,那是任何人都无法干预的。
最后希望我们不要因为养生而变得焦虑,享受生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是我的生活态度,与各位共勉。
如果有帮助记得关注五号医生,在这里将得到有深度、有数据的医学健康科普,同时欢迎私信咨询,有问必答。
参考文献
- 李锦, 孔令斌, 黄志诚. 结直肠腺瘤***肉癌变机制研究进展[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6, 39(3):196-201.
- 陈海珍, ***, 黄培新, et al. 以医院为基础的233例结直肠癌登记患者的生存率分析[J]. 中国肿瘤, 2018, 27(6):409-415.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息肉知识科普文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息肉知识科普文章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